|
访问人数: 12781067 |
——刘延东副总理在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6年9月20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提高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水平。李克强总理指出,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既是守住“保基本”民生底线、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力措施,也是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缩小城乡和区域教育差距的有效途径。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13年底,我们启动了义务教育领域的兜底工程,推动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今天,我们召开现场推进会,主要是总结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以下简称“全面改薄”)工程实施两年多来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对这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确保如期实现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目标。刚才,有关部门和地方同志作了交流发言,听了很受启发。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全面改薄”工程规划覆盖全国2600多个县近22万所义务教育学校,预计投入5000多亿元,建设校园校舍2亿多平方米,购置教学仪器设备9亿多台件套,惠及8000多万学生。建设资金投入之大,项目涵盖范围之广,受益学生之多,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空前的。两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在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努力下,我们依托工程实施,调动各类资源,既用好国家对农村教育的倾斜支持政策,又强化薄弱学校的整体突破提升,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薄弱学校发展呈现新的面貌。
一是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国家先后实施了校舍安全、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和营养改善计划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全面改薄”工程与这些项目相互衔接、整体发力,极大改善了贫困地区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基础设施。“全面改薄”工程硬件建设基本做到了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专项资金978亿元,全国校舍建设竣工面积达到1.1亿平方米,采购配备教学仪器设备价值超过517亿元,生均计算机和图书拥有量显著提高,基本消除了“自带课桌椅上学”的现象,有效改善了“大通铺”现象,很多乡村学校已成为当地最好的建筑。
二是教学质量得到切实提升。“全面改薄”工程不仅重视硬件建设,也加强软件建设,特别是抓住了信息化和教师队伍建设两个关键点,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倾斜的步伐。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完成540多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全部教学点信息化设备得到加强,农村学校互联网接入比例达到85%,农村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得到大幅改善,信息化应用基础条件进一步夯实。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结合“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国培计划”、师范生免费教育等项目,加大对薄弱学校支持力度。2011-2015年,全国招聘特岗教师32.5万名,中央累计投入经费220多亿元。2016年中西部21个省份共计划招聘特岗教师7万人,并优先满足村小学、教学点的教师补充需求。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9年来共有4.7万人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推进“国培计划”,6年培训农村教师850余万人次。2013年启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以来,699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中已约有600个县实施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100多万名乡村教师受益。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将县镇、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统一到城市标准,并向农村边远地区适当倾斜。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从师德荣誉、补充交流、职称编制,到工资待遇、培养培训、管理改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对乡村教师给予全方位支持。通过精准发力,综合施策,为农村特别是薄弱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经费保障得到明显加强。2006年,我们正式建立了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机制建立10年来,先后6次较大幅度提高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为包括薄弱学校在内的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2015年,我们建立了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了义务教育经费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今年春季,又统一了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中西部地区小学年生均公用经费达到600元、初中达到800元,东部地区小学和初中分别为650元、850元。在此基础上,对寄宿制学校按照年生均200元标准补助公用经费,惠及3068万寄宿学生。
四是均衡发展的根基得到有力夯实。“全面改薄”工程是扶贫工程、兜底工程,如果这“底”兜不住,均衡发展就是一句空话。通过“全面改薄”工作,填补短板、抬高底部,有力提升了农村教育发展水平,大大缩小了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差距。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302个县通过了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为下一步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全面改薄”工作能取得这么大的进展,贫困地区学校办学面貌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实属不易。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积累了很多好做法、好经验。一是坚持形成合力,集中力量办大事、攻难题。推进“全面改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不单纯是教育部门的事。各地各部门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高度,统筹各项资源,聚焦关键难点,加大突破力度。中央财政逐年加大投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及时启动项日,聚焦解决城镇“大班额”和农村“大通铺”问题。地方各级财政、发展改革部门积极落实地方资金,各级建设、国土、税务等部门大力支持,落实税收减免政策,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教育战线主动作为,积极沟通,加强协调。二是坚持广聚众智,顺应社情民意。各地充分利用网络、家长信箱、微信平台等途径,广泛听取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项目安排的建议,使项目建设能够顺民意;组织专家科学规划学校和教学点布局,既有效防止遗漏和盲区,也避免了大拆大建,使项目的实施能够得民心。三是坚持强化督查,推动层层落实责任。三部委联合印发通知,明确目标任务,组织各地制定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确定薄弱学校改造底线要求。各地以省为主,统筹好规划、资金和项目,加大对贫困地区倾斜支持力度。各县、市根据办学基本标准,逐校核实办学条件缺口,逐项列出清单,纳入项目规划,扎实推进工程实施。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专门印发了督导办法,每年组织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对项目建设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督查,督促和指导各地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做法和经验,各地要结合实际加以借鉴推广。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决策和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党委政府精心组织和大力推进的结果,是各部门积极参与、紧密配合、相互支持的结果,是教育战线广大同志们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切实增强做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作责任感紧迫感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孙,是当前义务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希望同志们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
第一,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奠基工程。确保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当前,扶贫开发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前不久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向全世界重申,中国将加大对困难群众的精准帮扶力度,在2020年前实现现行标准下57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目前,我国32%的初中、62%的小学在乡村,九年义务教育是人生连续受教育时间最长的阶段,是打牢人生基础的关键阶段,对人的发展和未来幸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补齐农村教育短板,让每个孩子享有同样的人生出彩机会,这对释放人才红利、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二,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是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民生工程。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近几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教育公平的举措,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但也要看到,受自然历史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限制,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的孩子还难以获得更公平和更有质量的教育。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实现“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的工作目标。这是我国义务教育从实现全面普及向促进均衡发展、提高整体质量迈进的重大部署,具有重大战略和全局意义。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确保到2020年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95%的预期目标,对加快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只有加快补上薄弱学校发展这块短板,让这些地区的孩子同城市孩子一样,享受到更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才能为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是提升教育整体水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工程。现在距离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还有4年多的时间。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特别是义务教育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义务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但我们必须看到,农村义务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短板,教学设施不足,办学条件不达标,一些村小学和教学点运转比较困难,教师队伍水平整体不高,一些地区学生辍学率相对较高,教学质量与城市学校相比差距仍然较大。这些是巩固提高“普九”成果、推进教育公平最难啃的“硬骨头”。没有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缩小,就谈不上义务教育均等化;没有义务教育均等化,就谈不上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薄弱学校全面改善工作,就是要从最广大的农村开始,从最贫困的地区抓起,改变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落后面貌,补齐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短板,兜住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底线,这样才能确保我们如期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我们要着眼国家发展大局、立足教育发展全局,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推动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三、加快推进薄弱学校改善工作,打牢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坚实根基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要精准定位扶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精准聚焦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精准发力提高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从各地的情况看,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各地工作进展不平衡。凡领导重视、推进力度大的地区,项目建设进展就快。领导不够重视,责任落实不够到位的地区,建设进展就缓慢。个别省份校园校舍建设竣工率远落后于全国平均进度。二是部分地区资金落实不到位。一些地区财政收支矛盾加剧,省级统筹力度不够,落实地方建设资金难度加大,存在资金到位不及时和不足额问题。三是审批手续繁杂。项目从规划到开工建设,要完成可研、施工设计、招投标等手续,涉及环节多、审批部门多,往往要耗时近半年,导致错过最佳施工期,延误了工程进度。四是有的优惠政策还不落地。部分省份未制定或没有落实教育工程建设项目税费减免政策,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设成本。这些困难和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尽快研究加以解决。
施政之要贵在落实、重在实干。我们必须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下大力气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第一,加大统筹力度,确保实施进度。扶贫开发、教育先行,要切实把“全面改薄”工作摆在优先位置。一是倒排时间进度。做实做细年度实施计划,将工程规划细化到每个项目、每栋建筑,排好优先顺序、轻重缓急。对照时间表、路线图,安排好工程建设进度,定期查验工程建设情况。要按照一校一案原则,妥善制订施工期间教学用房周转安置方案,努力将施工对教育教学秩序的影响降到最小。要坚持从困难地方,从薄弱环节入手,今明两年要帮助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等840个困难县提前完成薄弱学校改造任务,让最贫困的地区先改善、早受益。二是足额保障经费。“全面改薄”工作覆盖范围广,资金体量庞大,足额落实、及时到位资金是根本保证。各地要整合筹资渠道,综合考虑地区财力差异,分档、分类划定地方资金分担比例,对困难县市坚持省级“拿大头”,足额落实规划承诺的建设资金。三是完善基本标准。有标准才有依据。一些省份制定的基本办学标准还不全、不细,比如缺少教学点标准,有的分散在不同的文件中,可操作性不强。要统筹制定一个简单明了、系统完整的基本办学标准,新建学校一定要按照标准来规划、建设,确保建成一所,达标一所。2014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底线要求的通知,提出了明确的“20条底线”要求。“全面改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补短板,兜底线”,各地要统筹把握好这个度,不能忘记薄弱学校改造这个初心。校舍建设和设备采购都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基本需求和实际利用率,不得将资金资源向少数优质学校集中,打造“豪华校”、“重点校”。薄弱学校改造完成后,全国所有的义务教育学校都必须达到“20条底线”要求。这是“底线”,也是“红线”,各地要开展“回头看”,采取销号的办法,查缺补漏,做到应改尽改,确保2019年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都能满足基本教学和生活需要。
第二,加强协调配合,解决突出困难问题。薄弱学校建设工作涉及的部门多,需要协调的任务重。各部门要相互支持,合力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保障建设用地。各地在编制年度用地供应计划时,新增用地指标要划定一定比例优先安排用于解决薄弱学校改善建设用地。要盘活存量教育用地,做好闲置教育用地置换、再开发利用工作。二是加快项目审批。要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通过开辟绿色通道、采取联审联批和打捆审批、“一站式”服务,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要本着对孩子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特事特办、急事先办,确保工程顺利推进。三是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对工程涉及的政府性基金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等,各地要依照规定予以减免,切实降低建设成本。
第三,建设好教学点,完善农村教育布局。目前,全国还有9.2万个教学点,在学人数402万人,集中着贫困程度最深、无力送子女进城入学家庭的子女,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核心目标人群。李克强总理专门批示强调,对需要保留和恢复的教学点,要在投入、师资、教学设施等方面予以保障,尽最大努力为孩子们创造公平的受教育条件。各地要统筹考虑城镇化建设、学龄人口变化,合理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因地制宜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对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要细化标准,单独核定公用经费,确保办学经费到位,扶持好、管理好、发展好教学点,满足偏远地区儿童有学上和就近接受优质教育的美好愿望。要切实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避免出现“边建设、边闲置”现象。因撤并学校造成学生就学困难的,当地政府应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式予以妥善解决。合理制定闲置校园校舍综合利用方案,严格规范权属确认、用途变更、资产处置等程序,并优先用于教育事业。在抓好硬件建设同时,要特别强化软件建设。要吸引优秀教师向农村流动,推动城乡教师交流。城镇学校和优质学校教师每学年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的比例要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特别是要重视优秀教师的交流轮岗,积极鼓励和引导乡村志愿支教活动。全面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问题,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聘用编外教师,严禁挤占挪用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和各种形式“吃空晌”。要落实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改革政策,确保乡村学校教师职称即评即聘。将符合条件的边远艰苦地区乡村学校教师纳入当地政府住房保障体系,加快边远艰苦地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第四,坚守安全底线,打造放心工程、阳光工程。质量重于山,安全大于天。今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四川芦山考察时强调,一定要建最坚固的校舍,要经得起任何检验。“全面改薄”工作要经得起历史考验,建成放心工程和阳光工程,牢牢守住质量安全底线。一要确保校舍建设质量,严格执行建设基本规范,严把准入关、施工关、验收关。去年,国务院组织的民生领域重要指标和任务完成情况大督查中,发现少数省份中小学校舍中还存在大量的D级危房,严重威胁师生生命安全。D级危房必须消除,这是底线的底线。如果再发现,要严厉问责。二要强化资金使用管理,对项目建设资金实行专账核算、集中支付、封闭运行,对项目资金使用进行全过程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对挤占、挪用、克扣、截留、套取工程专款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严厉查处。三要增强项目建设透明度,逐县、逐校公开公示规划建设任务、预算安排、实施成效等相关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广泛听取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意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支持、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组织领导,坚决打赢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攻坚战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薄弱学校全面改善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硬任务、硬要求,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持续用力、集中攻关,确保如期实现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目标。
一是落实主体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改薄”工作由国家统一部署、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县级人民政府具体实施。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承担起责任,“一把手”要负总责、亲自抓。要结合“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对“全面改薄”工作的组织领导,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抓落实。教育、发展改革、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关注项目推进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确保“全面改薄”工作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时间表顺利推进。
二是加强督导检查。要通过日常监督、动态监测、地方自评、第三方评估、实地督导等多种形式,全面把握项目实施情况,促进各项工作加快落地。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要对“全面改薄”工作开展专项督导,完善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接受社会监督。要把专项督导结果作为评价政府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对项目进展不力或出现严重问题的地区要进行问责,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
三是做好政策街接。作为一项兜底性工程、基础性工程,“全面改薄”工程要与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紧密衔接、协同推进。要把落实“全面改薄”任务与落实《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结合起来,着眼全局、突出重点、协调推进,为薄弱学校发展提供更多支持。需要强调的是,“全面改薄”工作的重点在中西部困难地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国教育的水平不可能达到同一个标准,但应该有个底线要求,区域差距要不断缩小。为此,国务院办公厅今年5月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育部也制定了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行动计划。中西部地区要把落实“全面改薄”任务与实施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行动计划结合起来,整合政策措施,优化资源配置,发挥集合效应,推动中西部教育迈上新台阶。
四是营造良好氛围。要认真总结“全面改薄”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要密切关注舆论导向,对有关薄弱学校的新闻焦点、舆论热点,要第一时间反馈、第一时间行动,加强宣传引导,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义务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时不我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工作、再创佳绩,让贫困地区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国家网站
- 省、市教育网
- 直属单位网站
- 省内高校
- 省直部门
- 资源网站
- 新闻媒体
- 推荐站点
- 便民服务
- 版权所有:辽宁省教育厅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46-1号 邮编:110032
- 研发与技术支持:辽宁省教育厅教育信息中心 辽ICP备10200702号-2号
-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