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人数: 12781067

认真做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 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 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字号 日期:2016-12-14 13:43:17

辽宁省人民政府

(2014年10月30日)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大力推进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刚才锦州市、阜新市、铁岭市、朝阳市、葫芦岛市、绥中县和昌图县作了工作汇报,省财政厅、发改委、教育厅的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希望各地认真借鉴和落实。下面,我再讲两点意见。

    一、扎实做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

    一是积极把握有利契机,认识要到位。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是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的重要举措,是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之策。我省于1998年通过了国家“普九”验收,在2008年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用22年全面普及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2012年,全省108个县级规划单位全部达到高水平高质量普九标准。但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薄弱学校教学条件较差,寄宿制学校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不足,村小和教学点运转比较困难,教师队伍不够稳定,仍然是我省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短板。当前,我们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为契机,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和水平。

    二是大力筹集资金,投入要到位。我省测算40个县(大连除外)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资金需求为47亿,除中央支持的资金外,还有较大缺口,需要省、市、县三级财政共同投入。考虑到地方财政情况以及地域间经济状况不同,省级以上财政将承担资金缺口的大头,少部分资金由地方财政承担。在管好用好中央和省的奖补资金的同时,各市、县(市)要加大经费投入,在遵循各级专项资金使用规范的前提下,做好建设需求与相关资金的统筹和对接,防止资金、项目安排重复交叉或支持缺位。要加强制度建设,严格经费管理,抓好项目实施,确保各项资金落实到位和管理使用安全高效,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三是加强项目管理,规划要到位。前一阶段,各地逐县逐校开展了全面排查工作,基本摸清了底数。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在落实好资金的同时,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义务教育现状,编制好项目规划。项目规划要充分体现“雪中送炭”,准确识别薄弱学校,分清轻重缓急,一校一策,做到精准发力,切实解决最薄弱的环节;要形成可操作的工作计划,可检查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保障基本教学条件、改善学校生活设施、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妥善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等6项重点任务。

    四是规范操作程序,管理要到位。好事要做好、做实。教育、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发挥好综合协调作用,要对每所学校的建设内容和项目实行动态监控和全程管理,立足保障质量,着眼防范风险,做到不留死角,不存侥幸,不冒风险;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各个环节,确保“阳光操作”,杜绝超标准建设和奢华浪费,保证质量和安全。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要制定科学的评估方案,对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改善情况和资金使用效益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确保按时完成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要注意舆论引导,全面、准确、深入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解读,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共同监督和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

    二、切实履行政府职责,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办学质量

    义务教育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2006年新《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省义务教育逐步走上了均衡发展的轨道,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受原有基础、经济发展、经费保障、理念观念等因素制约,教育资源在校际间、城乡间、区域间配置仍不均衡,义务教育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已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紧紧抓住办学条件统一标准、教育资源有效整合、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等关键环节,全面落实政府主体责任,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一是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各市、县区政府和省直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法定责任,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予以优先保障;强化经费保障,依法保证财政教育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按在校生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依法保证教师工资平均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保证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要建立推动有力、检查到位、考核严格、奖惩分明、公开问责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责任机制,把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的重要内容,教育、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编制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协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机制。同时,确保列为省政府对各市政府绩效考评指标内容的1207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的完成。

    二是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改善教师资源的初次配置。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并对村小学和教学点予以倾斜。合理配置各学科教师,配齐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教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其次,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支持各级教师进修学校优化内部师资结构,抓好当地教师的日常培训工作,提高培训效果,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再次,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要将这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列入工作日程,在完善实施方案、做好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全面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和县域内校长教师资源均衡化,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坚强的师资保障。

    三是发挥好招生考试的导向作用。首先,继续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照学区划分对口直升初中的做法,加大省示范性(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初中政策的执行力度。其次,要本着城乡兼顾、以强带弱、公平合理的原则,科学划分学区,规范学区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及考核评估措施,先实现学区内小范围的基本均衡,再解决各学区之间的均衡,进而实现整个区域的优质均衡发展。再次,要通过调整和优化中考考试科目、考试形式、命题导向等,引导市县和学校深化义务教育课程结构、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纳入中考录取,积极推进中考制度改革,促进全省义务教育在硬件基本均衡的基础上逐步迈上软件均衡配置的台阶。

    四是加强督导评估。对县域内义务教育在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配置状况和校际在相应方面的差距进行重点评估。对地方政府在入学机会保障、投入保障、教师队伍保障以及缓解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将县域公众满意度作为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建立全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目前已在56个城区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增值评价工作,要逐步扩展到农村县,为教育决策和整改服务;建立全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年度监测结果报告制度,发布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白皮书。

   五是提高办学质量。均衡发展与推进素质教育、特色办学是一致的,要在保基本、补短板的基础上,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建立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引导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实施教育,引导社会按照正确的教育观念评价教育和学校。鼓励学校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学校要认真落实课程标准,科学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 国家网站
  • 省、市教育网
  • 直属单位网站
  • 省内高校
  • 省直部门
  • 资源网站
  • 新闻媒体
  • 推荐站点
  • 便民服务
  • 版权所有:辽宁省教育厅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46-1号 邮编:110032
  • 研发与技术支持:辽宁省教育厅教育信息中心 辽ICP备10200702号-2号
  •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以上版本浏览器